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控制器是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(ATS)的 “大脑”,其核心功能是监测电源状态、判断切换逻辑,并驱动执行机构完成电源的自动或手动切换,负载持续供电。其工作原理可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详细理解:
控制器通过实时监测两路电源(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)的电压、频率、相位等关键参数,结合预设的逻辑规则(如电源故障判定条件、切换模式等),发出指令控制 ATS 的执行机构(如电机、电磁铁等),实现常用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自动切换,或接收手动操作指令完成切换。
控制器根据预设的 “故障阈值” 判断电源是否正常,常见判定条件包括:
电压异常:过压(如超过额定电压的 110%)、欠压(如低于额定电压的 85%)、缺相(某一相电压缺失或低于阈值)。
频率异常:偏离额定频率(如 50Hz 系统中,频率低于 48Hz 或高于 52Hz)。
相位异常:两路电源相位差超过允许范围(如某些场景要求相位差≤30°,避免切换时产生冲击电流)。
若常用电源满足上述任一故障条件,控制器判定为 “常用电源故障”;同理监测备用电源是否 “正常可用”。
根据预设的切换模式(如自投自复、自投不自复、手动模式),控制器发出切换指令:
自投自复模式:
常用电源正常时,控制器保持负载连接常用电源;当常用电源故障且备用电源正常时,控制器驱动执行机构切换至备用电源;待常用电源恢复正常后,延迟一定时间(避免电源波动导致频繁切换)自动切回常用电源。
自投不自复模式:
常用电源故障时切换至备用电源,但常用电源恢复后不会自动切回,需手动操作切换,适用于备用电源为发电机(避免频繁启停)等场景。
手动模式:
由人工通过控制器面板或外部按钮操作切换,用于调试、维护或紧急情况。
控制器根据切换指令,输出电信号(如继电器触点信号、直流电压信号)驱动 ATS 的执行机构(电机或电磁铁),带动开关本体的触头动作,完成电源的机械切换。切换过程中,控制器会监测触头位置反馈信号,确认切换是否到位,若切换失败则发出故障报警。
报警功能:当电源故障、切换失败、控制器自身故障时,通过指示灯、蜂鸣器或远程信号(如 RS485 通讯)发出报警。
联锁保护: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的触头不会同时闭合(避免电源短路),通过机械联锁或电气联锁实现。
通讯功能:部分高端控制器支持与上位机(如监控系统)通讯,上传电源状态、切换记录等数据,实现远程监控。
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:“实时监测→状态判定→逻辑决策→驱动切换→反馈保护” 的闭环过程。其核心是通过精准的电源监测和灵活的逻辑控制,在常用电源故障时快速、安全地切换至备用电源,保障负载供电的连续性。理解这一原理,有助于更好地选型、调试和维护 ATS 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