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(ATS)的接线是其可靠运行的基础,接线错误可能导致切换失效、电源短路甚至设备损坏。接线需遵循 “先明确电路类型→分主 / 控电路接线→验证联锁安全” 的逻辑,同时严格遵守电气规范。以下是具体接线方法及注意事项:
接线前需确认 3 个关键信息,避免 “盲目动手”:
ATS 的数:常见 3P(三相三线)和 4P(三相四线),4P 需接入零线(N 线),用于带单相负载(如照明、插座)或需要零线的设备(如变频柜);3P 仅接三相火线(L1、L2、L3),适用于纯三相负载(如电机)。
电源类型:常用 / 备用电源是否为同相序(三相电的 L1、L2、L3 相位需一致),若相序不一致,切换后负载可能反转(如电机反转),需提前通过相序表确认。
负载容量:根据负载额定电流选择导线规格(如 100A 负载需用 16mm² 铜导线),导线过细会导致发热,过粗则端子无法紧固。
ATS 的接线分为主电路(动力回路,传输电能) 和控制电路(信号回路,控制切换),两者独立但需协同工作。
主电路是电源与负载的 “能量通道”,需火线对应、性正确,步骤如下:
区分 ATS 的进线与出线端子
ATS 外壳或手册会标注端子含义,通常:
常用电源接入
备用电源接入
接线逻辑与常用电源一致:备用电源的 L1、L2、L3 对应接入 ATS 备用侧的 L1、L2、L3(必须与常用电源同相序,否则切换后负载相序错误);4P 需接入备用电源的 N 线(若备用电源有零线,如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时)。
负载接入
负载侧的 L1、L2、L3(及 N 线,4P 时)分别连接至负载总开关的进线端,负载侧导线与负载容量匹配(如负载总电流 80A,用 10mm² 铜导线)。
控制电路是 ATS 的 “神经中枢”,负责电源检测、指令传输,需连接以下线路(具体端子定义以产品手册为准):
控制电源接入
控制单元(如 PLC、继电器)需独立供电,通常有 3 种取电方式:
检测信号接线
电源检测单元需采集常用 / 备用电源的电压信号,通常从主电路进线端并联引出:
联锁与反馈接线(可选)
接线的安全性和规范性直接决定 ATS 能否可靠工作,需严格遵守以下要求:
若备用电源为柴油发电机,接线需额外注意:
ATS 接线的核心逻辑是:“主电路保证电能传输,控制电路保证信号可靠,联锁保证安全”。接线前务必查看产品手册(不同厂家的端子定义可能有差异),接线后通过 “手动→自动→带载” 三步测试验证,切换逻辑正确、无短路风险。只有规范接线,才能让 ATS 在电源故障时真正发挥 “无缝切换” 的作用。